耳廓狐

耳廓狐(学名:Vulpes zerda)是世界上最小的犬科动物,如小猫一般大小。具有从乳白色至淡黄色的皮毛,白色的腹面和一条未梢呈黑色的尾巴。为了在热而柔软的沙地上行走时对足加以保护,它的足底被有柔毛。巨大的耳朵易于鉴别,耳长15厘米,耳朵与身躯的比例在食肉动物中首屈一指。耳廓狐的大耳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逐步形成,通过耳朵散热,以适应沙漠干燥酷热的气候,同时又能对周围的微小声音迅速作出反应。

宠物的形态特征

耳廓狐是最小的狐属动物,平均体重1公斤,耳长约10~15厘米,一对大耳朵可能是最易辨识的特征。小吻突,眼睛大而黑,淡黄色的软长皮毛,有利于沙漠中伪装。面部毛色较淡,内眼下方的深色条纹由吻突向两侧延伸。泛红的尾毛厚而浓密,尾尖黑色,尾根(基)部有一黑色斑块。北非地区的耳廓狐四肢细长,浅黄偏红,更南方的几乎四肢全白。

成年雌狐重0.8公斤,雄狐重1.5公斤,比普通家猫略小。体长30~40厘米(不包括尾巴),尾长18~30厘米,占体长的近六成。站立肩高18~22厘米,明显低于其他非洲狐狸(一般肩高30厘米)。尚不清楚,耳廓狐是否有性二型状态。

耳朵是最易辨识的特征,成年狐皮毛厚而柔滑,背部黄褐色,腹、腿、脸和内耳白色,与此相反,幼兽皮毛几乎全白。耳廓狐与多数狐属动物一样,尾部皮毛下有黑色或深褐色的腺体,与尾尖颜色一致。吻突、触须皆黑色。弱齿型,与大耳狐类似。

宠物的性格特点

成年狐身体敏捷,善于玩耍嬉戏,通常能跳0.7米高,完全站立超过1米,此类特性有助于捕捉猎物。白天睡觉,夜间觅食,以此躲过沙漠烈日下的炙热,它们居住的洞穴通常开出多个出入口,一旦发现敌人就溜之大吉。洞穴一般建在沙漠的灌木丛下,以便植物根茎对隧道两壁起到支撑作用,植叶则被雌狐用来铺垫巢穴。

宠物的喂食要点

耳廓狐生活在非洲北部和西亚沙漠一带。通常夜行性。食性广泛,包括水果、种子、小啮齿类、鸟类、卵、爬行类和昆虫。偶见10只联合起来组成群体,每一个成员挖掘一数米深的巢穴。

宠物的生活环境

栖息于沙漠和半沙漠地带,偏好易打洞的稳定沙丘。[1] 洞穴附近通常有草丛或灌木丛,耳廓狐借此类植物支撑、遮掩和铺垫巢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