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江猪

内江猪属西南型猪种,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,原产于四川盆地中部的内江市、内江县等地,中心产区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和东兴区。内江猪被毛全黑,鬃毛粗长,头较短、额宽、额面有较深皱褶、耳中等大、下垂;体格大,体躯宽深,背腰微凹,腹大下垂,臀部宽稍后倾,四肢粗壮。内江历来是川中富绕的地区,养猪业自古较发达,公元220-221年秦灭巴蜀国之后,四川进入封建社会、汉初封建统治者对国内人民实行安民利民的措施,让老百姓休养生息,并发展养猪生产,省内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比较优良的畜禽群体。中国国家农业部于2000年将其列入《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》,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地方品种资源之一,是发展四川省地方特色养猪业的重要品种资源。

宠物的形态特征

内江猪属西南型猪种,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,原产于四川盆地中部的内江市、内江县等地,中心产区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和东兴区。内江猪被毛全黑,鬃毛粗长,头较短、额宽、额面有较深皱褶、耳中等大、下垂;体格大,体躯宽深,背腰微凹,腹大下垂,臀部宽稍后倾,四肢粗壮。
内江猪被毛全黑,鬃毛粗长,头较短、额宽、额面有较深皱褶、耳中等大、下垂;体格大,体躯宽深,背腰微凹,腹大下垂,臀部宽稍后倾,四肢粗壮,乳头6-7凹奶较严重,皮厚,成年公猪体侧后躯有皱褶,俗称瓦沟。户区群众习惯将嘴特短、额面皱褶特深、眼窝深陷、躯干四脚短者称为“狮子头”。将嘴稍长、额面皱褶较浅,四肢较细长,躯干较长、皮较薄者称为“二方头”型。将嘴特别长、颈、背、腰长(三节长)鼻面略弯曲、耳大、额较窄、颚下肉较少、背腰均较窄(鲤鱼背)四肢细长,生长较慢者称1975年内江猪选育协作组调查,户区以“二方头”为主,“狮子头”较少,“豪杆嘴”已基本绝迹。

宠物的生活环境

内江猪原产于四川省盆地中部的内江市、内江县等地,中心产区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和东兴区,辖33个乡、镇。分布于资中、资阳、安岳、威远、隆昌、乐至等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