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狸鼠

海狸鼠(学名:Myocastor coypus)又名河狸鼠。分布于南美洲。体型大,短粗,体长43~65厘米,体重5~10千克。尾长而圆形,具鳞片及稀疏短毛。后肢稍长。头较大、鼻小,在水中能关闭。栖息于溪河、池湖及水渠等处,穴居。植食性,也食软体动物。全年均可繁殖,每年一胎,每胎5~6仔。是重要毛皮兽,肉可食,现在已世界性广泛饲养,部分地区逃役者成为入侵物种。原产于南美洲,并已被引入到北美,欧洲,非洲,和亚洲。 [1-2]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2016年《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ver 3.1——无危(LC)。

宠物的形态特征

海狸鼠属于大型啮齿动物,体长430~635毫米,尾长225~425毫米,体重5~10千克,大的重达17千克。头较大、鼻批县小,在水中能关闭。耳小具瓣膜,耳孔处具毛有防水作用。门齿大而长,呈桔红色。四脚黑色,前胸无践,后脚具模。雄鼠阴茎高肛门4~5厘米,雌鼠阴道离肛门板近,在腹部有4对乳头,背部具有针毛和绒毛,腹毛比背毛多而厚。背部黑色、体侧橙黄色,腹部土黄色

宠物的生活环境

海狸鼠适应于水陆两栖的生活环境,是植物性动物,其食谱广泛。有蒲公英、尊麻菜、芦苇、蒲草、水浮莲、首稽、杨、柳、榆、槐嫩枝条及树叶。洞道一般长2~3米,也有长达15米的,洞口常常一半露于水面上,直径20~30厘米,随季节、水位、食物的变化和繁殖的需要,常更换栖息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