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露脊海豚

北露脊海豚(学名:Lissodelphis borealis)体型细长,向尾部渐尖似鳗。喙短而尖,喙长为喙宽的2.18倍,下颚略长于上颚。前额和缓斜倾,额隆不明显。除腹部有细长的箪形白色区外,全身大致呈黑色。下颚前端白色。腹部白色区在两鳍肢间较宽,至脐变窄,到肛门及生殖裂处又增宽。无背鳍或脊,鳍肢小而弯曲,尾叶稍微突起。雌性和雄性有相同体形和色彩图案,唯一性状差异是雄性体重较大、身体更长。该种成体的平均长度在211~238厘米。主要分布于北纬30°~50°间的温带太平洋水域,范围从日本、千岛群岛到哥伦比亚和加利福尼亚。喜群居,常百余头为群。春季多向北和离岸移动,秋季向南和近岸运动,水温高于15℃的暖水域很少发现。游速较快,喜食乌贼。北海露脊豚经常会与太平洋斑纹海豚、里氏海豚与短肢领航鲸等其他的鲸豚类共游。北露脊海豚是北太平洋唯一没有背鳍的海豚,因此不可能会与其他的鲸豚类动物混淆。虽然在海上可能看似全黑,但是身上明显的黑白图案非常独特。尽管如此,因为可能是所有鲸豚类中皮肤最光滑者,而且又经常进行平缓、小角度的飞跃游行,所以可能会被误认为海狮或海狗。北露脊海豚得名于体型较大、没长背鳍的北露脊鲸。

宠物的形态特征

下颚比上颚长。下颚尖端后方有白色斑块。嘴喙窄短,嘴喙与前额间
北露脊海豚
北露脊海豚(25张)
有明显的凹沟。头部狭窄。前额和缓斜倾。胸鳍小而细长,胸鳍末端尖锐。白色的胸部色块以线条状延伸至尾鳍(有个体差异),黑白部位之间的界限很明显;肚脐部位的白色带面积以雄性较大。无背鳍。背部与体侧呈黑色,有时会有棕色光泽。尾干狭窄。尾鳍狭窄,尾鳍腹面以白色为主,末端尖锐,外缘向内凹;尾鳍中央缺刻明显。 [2]
该种个体间牙齿数目和齿式的差异很大,通常上、下颌每侧各有 枚圆锥形齿,牙齿总数在158~212枚。 [3]
初生者通常呈灰褐或乳白色,在出生的第一年内体色的改变会定型。日本附近曾发现体色略不相同的北露脊海豚,可能是一支不同的变异。 [2]
大小量度:最大体重115公斤;12龄以上雄性平均长度237.9厘米,雄性最大体长307厘米;12龄以上雌性平均体长211.2厘米,没有长度超过230厘米的雌性样本。雄性的最大体长似乎比雌性要大。

宠物的性格特点

当快速游行与跳跃时,给人的整体印象就是
习性(击浪、群游、搁浅等)
习性(击浪、群游、搁浅等)(32张)
飞跃的动作;每飞跃一次,可达7米之遥。非常容易受到惊吓。逃命时整个群队会聚靠在一起,然后许多个体同时飞跃,使海面呈现一片泡沫。受到惊吓或只是单纯快速游行时,一整群北露脊海豚会采行小角度的长跃;通常会干净利落且优雅地重新入水,若在逃避危险时,偶尔会以腹面击水或侧身击水的方式重新入水。也可能缓慢游行,几乎水波不兴(大概是没有背鳍的缘故),只在海面上露出身体的一小部分。 [2]
跃身击浪、腹部击水、侧身击水与鲸尾击浪相当常见。可能会船首乘浪, 但通常会避开船只。 [2] 游速很快,可达到34公里/小时。呼吸间隔为10~75秒。

宠物的喂食要点

主要以海洋中层鱼类和枪乌贼为食

宠物的生活环境

北露脊海豚主要栖息于大陆架的深水区,偶尔出现在近岸海域(尤其是近岸海底环境造成的深水区)。喜欢在冷水中活动,适水温度一般在7.8~18.9℃。